AI 寫 Code 時代來臨!挑戰 Bolt.new, Lovable, Replit 製作 RSS 閱讀器,結果竟然…

隨著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,越來越多的程式工具開始整合 AI 功能,讓寫程式這件事變得更加輕鬆。今天,我們要來實測三款熱門的 AI 程式工具:Bolt.new、Lovable 和 Replit,看看它們在製作 RSS 閱讀器方面的表現如何。我之所以選擇這三款工具,是因為它們都提供了 Hosting 解決方案,方便我們直接比較它們在處理特定任務時的效率和成果。
為什麼選擇 RSS 閱讀器作為測試任務?
RSS 閱讀器是一個相對簡單但實用的工具,它可以讓我們訂閱 RSS Feed,並在一個地方集中閱讀最新的文章。這對於需要追蹤大量資訊的人來說非常方便。製作 RSS 閱讀器的過程涉及到網頁開發、資料擷取和處理等多個環節,可以很好地考驗 AI 程式工具的綜合能力。

測試方法
本次測試,我會要求每款工具製作一個基本的 RSS 閱讀器網頁。為了確保公平,我會給每個工具三次機會。也就是說,如果工具第一次生成的程式碼無法運作,我會給予它兩次額外的機會進行修正。最終,我們會根據程式碼的可用性、功能的完整性以及使用者體驗來評估這三款工具。
測試工具介紹與每月流量
在開始測試之前,先簡單介紹一下這三款工具,並根據它們的每月流量進行排序:
- Bolt.new: 每月流量約 700 多萬。
- Lovable: 每月流量約 600 多萬。
- Replit: 每月流量約 500 多萬。
測試過程與結果
1. Bolt.new
首先,我向 Bolt.new 提出製作 RSS 閱讀器的需求。它開始創建一些 JSON 檔案,並編寫一些程式碼,試圖設定 RSS Feed 閱讀器的功能。然而,初步生成的網頁卻是空白的,什麼都看不到。

我向 Bolt.new 反饋了這個問題,並要求它修正。不幸的是,情況變得更糟,出現了更嚴重的錯誤。
我給了 Bolt.new 最後一次機會,但它仍然無法解決問題,生成的網頁依然是空白的。
Bolt.new 測試結果:失敗。三次嘗試都無法生成可用的 RSS 閱讀器。
2. Lovable
接下來,我嘗試使用 Lovable。Lovable 的工作原理與 Bolt.new 類似,但它提供了一些額外的功能,例如靈感(Inspiration)功能,可以展示 RSS 閱讀器的各種功能和不同的視圖。
Lovable 開始收集所需的材料,並使用 AI 生成程式碼。它生成了很多程式碼,並使用 Superbase 作為資料庫,最終展示了一個具有基本介面的網頁。

我嘗試添加我的網站的 RSS Feed,但 Lovable 雖然顯示添加成功,卻沒有顯示任何文章內容。
我向 Lovable 反饋了這個問題,它表示已經意識到問題所在,並嘗試修正。然而,由於我的免費試用次數已用完,我無法進行第三次測試。
Lovable 測試結果:部分成功。雖然生成了具有基本介面的網頁,但無法正確顯示 RSS Feed 的內容。
3. Replit
最後,我使用了 Replit。Replit 的獨特之處在於,它會在編寫程式碼的過程中提供反建議,例如建議添加額外的功能或資料夾。為了保持測試的公平性,我選擇只要求它製作一個基本的 RSS 閱讀器原型。
Replit 在編寫程式碼的過程中會自動保存檢查點(Checkpoint),方便我們在出現問題時回滾到之前的版本。

Replit 在沒有我干預的情況下,自動檢測到程式碼中的錯誤,並進行了修正。這點非常棒,因為我不需要手動報告錯誤。
最初,Replit 生成的網頁沒有添加新 Feed 的按鈕。我向它反饋了這個問題,它很快就修正了。
然而,在添加按鈕後,輸入框卻消失了。我再次向它反饋,它又進行了修正。
最後,在第三次嘗試時,Replit 成功生成了一個具有基本功能的 RSS 閱讀器網頁。
Replit 測試結果:部分成功。 因為 RSS 閱讀器 沒有給我新增 RSS 的功能。
總結與反思
本次測試的結果有些出乎意料。Bolt.new 作為每月流量最高的工具,卻完全無法完成任務。Lovable 與 Replit 雖然生成了介面,但無法顯示內容。
這讓我意識到,AI 程式工具的選擇並不能僅僅依賴於流量或知名度。更重要的是要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實際測試結果來選擇。
此外,本次測試也讓我看到了 AI 程式工具的潛力和局限性。雖然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生成程式碼,但仍然需要人工的干預和調試。
未來展望
我相信,隨著 AI 技術的不斷發展,AI 程式工具將會越來越成熟,能夠幫助我們更高效地完成各種程式開發任務。未來,我會繼續探索和嘗試不同的 AI 程式工具,並與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和心得。
額外補充:Cursor AI
除了本次測試的三款工具外,還有一款名為 Cursor AI 的工具也值得一提。Cursor AI 需要安裝在電腦上並自行設定伺服器,它更適合有一定程式開發經驗的使用者。
結論
AI 寫程式的時代已經來臨,但選擇合適的工具並不容易。本次測試的三款工具各有優缺點,希望我的經驗能對你有所幫助。記住,沒有最好的工具,只有最適合你的工具。